核生化污染洗消車,是一種洗消方艙,可完成對單人或多人受到核、化污染的洗消工作。該產品由拓展方倉,洗消間儲物柜、洗消間暖風機、設備間暖風機、升降燈柜及發電機、空調、水箱、攝像頭、監控顯示器、電器控制系統、均混器、洗消機、設備間擴展、換氣設備、攝像頭、洗眼器、清創儀、洗消間、臥姿傷員傳送裝置、更衣間、去污間等組成。
1.整車性能
采用陜汽SX2300重型高機動越野底盤。
方艙尺寸長6m標準方艙,結構采用鋁蒙皮聚氨酯夾芯大板式方艙結構,方艙及擴展艙內表面采用不銹鋼材質,擴展艙選擇優質耐磨密封材料,加強密封結構設計,確保擴展艙與方艙主體連接處的密封。方艙及擴展艙底部采取防滑、防水、耐酸堿腐蝕、易去污材料。根據整體自裝卸結構要求,在方艙前部設有H型架、底部安裝底架式滑橇和導向輪。H型架下端與艙底滑橇鉸接,上部與艙頂用銷連接。導向輪安裝在艙后下端。底架式滑橇與底板連接。
運輸狀態時,整車外形尺寸如下所示:
整車外形尺寸(長×寬×高):10750mm×2438mm×4080mm。
方艙外形尺寸(長×寬×高):6058mm×2438mm×2438mm。
2.方艙升降機構
方艙升降行走機構由升降機構和移動輪組成,安裝在方艙前、后壁角件處;升降機構以電機為驅動力,通過傳動系統傳遞扭矩與轉速,使舉升機構的內套桿升降,實現方艙升降;移動輪通過螺栓與舉升機構內套桿連接,帶有轉向鎖止結構。系統額定載重≥5噸;舉升最大高度≥1500mm;工作時間≤10min;系統調平調平精度小于0.5度,調平時間小于3min。
3.方艙功能
根據功能需求,方艙分為前后兩部分:后部為洗消操作空間,采用電動翻板結構形式進行雙側擴展;前部為設備間,采用單側電動抽拉式擴展結構形式,用于為設備間護展操作空間。方艙左側設置發電機艙門、設備油箱加油口、水路轉接板、預留外擴帳篷的水、電、暖等供給接口。方艙頂部設置洗消機煙囪和暖風機煙囪,方艙尾部設置1臺可升降場地照明燈及攝像云臺。方艙右側設置單側電動抽拉式擴展箱體,并設有設備間出入門。
擴展后設備艙內尺寸為:2905mm×1470mm×2105mm
擴展后工作艙尺寸為:4200mm×5752mm×2105 mm
設備間1內安裝1臺洗消機、1個1000L水箱、水路系統、均混系統、配電系統、監控系統等設備設施,設備間2內安裝一臺發電機、4臺暖風機、1個75L油箱、1臺空壓機、1個升降照明燈、1臺空調等設備設施。
核生化洗消間采用電動翻板式雙側擴展技術形式,展開后可建立2個洗消通道,每各通道設有從潔凈區方向吹向污染區方向的風扇,并加裝過濾裝置/材料。展開后方艙內部寬度,即每個洗消通道的長度為5750mm。固定艙部分:傷員洗消區的內部寬度為2080mm。擴展部分:傷員去污區和更衣區通道寬度為1896mm。兩個通道間的隔板可以沿車行進方向前后移動,從而可靈活調整兩個洗消通道的寬度,從而可根據洗消作業的現場情況調節洗消工位的大小。
4.操作功能分區:
1、污染區
傷病員進入車廂前,正常行走通過一扇類似“安檢門”的門框式檢測儀,來檢測身體所受的核污染量,初步確定身體遭受的污染水平。
2、洗消區
輕傷員:輕傷員在“人體洗消車”左側梯子上車,聽從衛生應急人員的指引,脫下衣物。由衛生應急人員手持表面污染檢測儀,精準定位傷病員的污染部位和面積,并告知其應重點清洗哪一位置。
重傷員:重傷員被放上擔架床后,可利用車尾的液壓板進入車廂。在去污區,衛生人員會幫其除去衣物,使用表面污染檢測儀,確定傷病員體表污染的部位及污染面積。隨后,推進洗消區進行精細清洗。
3、在線輻射檢測與個體檢測區
輕傷員:下車前,衛生應急人員使用表面污染檢測儀來檢測傷病員體表的核輻射量是否達到離開標準,根據結果決定后續處置。
重傷員:清洗完成后,重傷員穿上衣物,或者鋪上醫用毛毯,由車廂右側的液壓板下降,隨后轉送到醫院。
附:表面污染探頭1個與伽馬探頭2個與監測軟件
測量范圍:劑量率:0.1μSv/h~107Sv/h(伽馬),0-50000CPS(表面污染)
探測器:雙GM計數管探頭,表面污染探頭
能量響應:50Kev~3Mev
能響范圍:60Kev~3000Kev
相對誤差:≤±20%(60Co,1.2Mev)
測量時間:1--120秒可編程設置
報警閾:0.25--10000、自行設置
顯示單位:劑量率:μSv/h;計數率:CPS
通訊:RS485通訊接口
輻射劑量管理軟件提供文字表格、曲線圖形顯示
鋁制外殼
極限工作環境:溫度-20℃~+50℃、相對濕度(在30℃溫度下)≤95%
監測過程實現全自動遠程控制;